雞年春節(jié)馬上就要來臨了,琳瑯滿目的美食會給寶寶帶來極大的誘惑。但是,寶寶在胡吃海喝的同時,媽媽們一定要警惕寶寶噎住。如果寶寶一旦噎住,應(yīng)該及時采取科學(xué)的方法處理。
▼警惕易引起孩子窒息5類食物
如今在電視、網(wǎng)絡(luò)上這樣的新聞不勝枚舉,那么有哪些異物容易造成孩子嗆咳、卡喉甚至窒息呢?
1.水果類
除了切成塊的大水果,小巧的水果也可能有危險,比如葡萄、草莓、李子等等,還有荔枝、櫻桃、龍眼等里面帶核的水果,不適合直接給孩子食用,而應(yīng)該剝開去核后再給年幼的寶寶食用。
2.零食類
果凍、糖果、麻花等等不好咬的零食孩子一整顆吃會非常危險,容易噎住喉嚨,可以先弄碎后再給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是乘坐火車、飛機等外出就不要準(zhǔn)備這些零食。
而像魷魚絲、牛肉干之類的食物由于纖維過長,咬感過硬也不適合給孩子吃。
3.堅果類
“堅果”顧名思義,果仁質(zhì)地堅硬,寶寶的牙齒沒長全,不能充分嚼碎,一旦吸入氣管就容易噎住。所以建議2歲以下寶寶不要喂吃整粒的果仁食物,像花生醬之類的黏稠食物也要注意。
4.錢幣/雜物
小玩具、小硬幣是幼兒窒息意外的“常客”,由于好奇心重或者在口欲期,孩子常常會覺得好玩,把這種小物件放進嘴巴或者耳朵、鼻孔之類的部位。
5.主食
耳鼻咽喉的專科醫(yī)生們提出饅頭、肉塊、水蒸蛋等軟軟的大塊食物也很危險,這類日常食用的食物噎住幼兒的概率很大,很容易把氣管整個蓋住,手術(shù)時又很難取出。
▼施救得法,防患未然
要知道,0~4歲的孩子很容易被異物堵塞氣管,年齡越小概率越大,而一旦發(fā)生就是致命性的。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正確的處理方式,了解異物窒息的原因,防患于未然。
1.異物窒息有這些表現(xiàn)
*幼兒喘氣、喘息,驚慌失措,無法發(fā)聲,流誕;
*臉色發(fā)青,大量出汗,雙手掐住自己的喉嚨或揮舞手臂,身體顫抖;
*口唇、顏面青紫,心跳加快而微弱,處于昏迷或者半昏迷狀態(tài),呼吸逐漸變慢而微弱。
記住,一旦發(fā)生窒息后黃金急救時間只有4分鐘!超過后就可能致命了!
2.這些急救方法是錯誤的
*搖晃
*摳嗓子
*大口喝水或吃東西
這些行為既無法讓孩子把異物吐出,也容易讓卡在喉嚨的異物更加深入,而搖晃和摳嗓子眼兒還會讓寶寶更加難受。
3.正確的急救方式是什么呢?
首先,寶寶一旦出現(xiàn)異物卡喉,父母不要手忙腳亂,趕緊讓一人撥打120急救電話。
其次,在救護車到來之前,一定要先做判斷,再進行正確的急救措施,不要只會往醫(yī)院跑或者坐等醫(yī)護人員到來,因為每分每秒的時間對孩子來說都是寶貴的。
a.如果寶寶尚未失去意識,且年齡在1歲以下
把寶寶面部朝下,背部朝上,趴在成人左臂上,頭低臀高,成人右手掌根在寶寶后背,從后往前有節(jié)奏的拍擊,注意拍的時候要一下一下拍實,拍5次把寶寶翻轉(zhuǎn)過來看看嘴里是否有異物吐出,如果有就把口中的異物取出,如果沒有則繼續(xù)進行拍打。
b.如果寶寶尚未失去意識,且年齡在1歲以上
讓孩子站立,成人從背后雙手環(huán)抱住孩子,右手握拳放在孩子肚臍以上胸骨以下,左手放在拳頭上,收緊雙臂向上迅速沖擊孩子的腹部,重復(fù)5次,利用壓縮空氣原理讓孩子吐出喉嚨里的異物。
c.如果您的寶寶已經(jīng)失去了意識
此時一定要先給寶寶做“心肺復(fù)蘇”,輸送氧氣,防止因為缺氧造成大腦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首先,檢查寶寶的脈搏和心跳,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摸一下孩子的頸動脈是否還有跳動。
一旦發(fā)現(xiàn)跳動變?nèi)趸蛲V固鴦泳鸵M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壓,具體步驟是:
1.把寶寶的頭往后仰15度,這是為了打開呼吸道;
2.如果寶寶嘴里沒有異物,成人深吸一口氣(注意:如果您的寶寶在1歲以下,那么需要把嘴罩住寶寶的口鼻,如果寶寶在1歲以上,只需要口對口,手指捏住Ta的鼻子就行了),向?qū)殞毚等肟諝猓看未等胍匆妼殞毜男乩穑?/p>
3.停止吹氣,放開手指,重復(fù)操作,一般來說1歲以下30~40次/分,1歲以上18~20次/分。
4.如果孩子的脈搏微弱或者停止,就要做心外按壓。“心外按壓”全稱“胸外心臟按壓術(shù)”。1歲以下寶寶和1歲以上兒童做心外按壓的手法差不多,不過力度和手勢不同。
5.對于1歲以下的寶寶,成人左手墊著寶寶的背部,撐住頸部,同時用右手兩根手指(通常是食指和中指),按壓孩子胸骨下方兩乳中點的位置,以100次/分的速度,向下壓4厘米就可以了,不要太深,否則會對孩子的肋骨、內(nèi)臟造成過大的壓迫。做30下心外按壓做兩次人工呼吸,循環(huán)往復(fù)直到寶寶恢復(fù)知覺。
6.1歲以上的兒童急救手法差不多,把孩子平放在地面上,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按壓孩子胸骨下方兩乳中點的位置,以100次/分的速度,向下壓5厘米,同樣做30下心外按壓配合兩次人工呼吸,循環(huán)往復(fù)直到寶寶恢復(fù)知覺。
▼喂奶睡覺需謹慎,嗆咳窒息在身邊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小,還在只知道睡覺吃奶的小嬰兒,自己時時刻刻都在身邊,沒有這方面的危險,其實不然!就像有的寶寶吃完奶會吐奶,這些吐出的奶汁就有可能會吸到寶寶的氣管里。
1.喂奶過后
寶寶在吃完奶后一定要拍奶嗝兒,把寶寶豎著抱起,長發(fā)的媽媽要把頭發(fā)扎起或偏向遠離寶寶的一側(cè),一只手抱著寶寶,另一只手握空心掌,由下往上輕拍寶寶的背部。
媽媽可以提前在肩頭放一塊小毛巾,這樣寶寶靠著很舒服,也防止吐出的奶水弄臟媽媽的衣服。
另外,吃完奶后讓寶寶側(cè)睡,上半身可以稍稍墊高一些,這樣就算寶寶吐奶了,奶水也不會流入氣道。
如果媽媽們在夜間喂夜奶,一定要盡量保持清醒,用一只手壓著乳房,在寶寶的鼻子與乳房間留有一定距離。喂奶時媽媽睡著,堵住寶寶口鼻造成窒息的悲劇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2.喂藥時
有時寶寶生病,因為害怕藥物的氣味和苦味,怎么都不肯吃藥,有的父母會強行給寶寶灌藥,這樣不僅會引發(fā)更大的恐懼,還有可能會把藥水嗆進寶寶的氣管。
其實喂藥時,可以嘗試先用溫開水將藥溶解,用小勺或滴藥管緊貼嘴角喂服,讓藥水沿著口腔一側(cè)慢慢流入,一邊喂一邊安慰寶寶,吸引Ta的注意力。多一點耐心,沒有人喜歡吃藥,寶寶的抗拒很正常。
3.睡覺時
對于還沒有學(xué)會翻身的小嬰兒,選擇專門的嬰兒床更好,同房不同床,不僅有利于寶寶將來分房,也方便媽媽照顧。嬰兒床上不放置任何小物品、毛絨玩具、過于松軟的床墊、枕套、毯子,防止寶寶吞咽或者遮住口鼻。
如果沒有買嬰兒床,孩子也不要睡在爸爸媽媽中間,可以睡在床的一側(cè),和大人稍微隔開些。裝個安全護欄,就不必擔(dān)心孩子會翻身掉床了。
另外,給孩子準(zhǔn)備睡袋,比使用厚重的被子好,就算蓋被子也不要和大人共睡一床被子,拉到胸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