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營養(yǎng)狀況在不斷改善,但健康狀況卻令人擔憂,尤其是與腸道相關的健康問題日趨嚴重。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國際國內都提倡補充益生菌來緩解這些問題。但是關于益生菌的普遍認知并不多,益生菌對健康起的重要作用很多人還抱質疑的態(tài)度。本文從實用的角度出發(fā),分不同年齡階段來介紹益生菌與人類健康的重要作用。
少年兒童篇(1-18歲)
哪些現(xiàn)象說明少年兒童缺乏益生菌?
在不發(fā)達國家,每年有超過60萬名兒童死于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這也是兒童中最常見的胃腸道疾病之一。同時,腹瀉是導致兒童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全球有超過300萬名兒童死于腹瀉。使用益生菌用預防和控制腹瀉,對全世界的兒童都有很大的幫助。補充益生菌可減少輪狀病毒的發(fā)作,益生菌有抗病毒活性并可縮短患病周期和減少傳染。少年兒童的生長發(fā)育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攝入,微生態(tài)菌群是否平衡就顯得至關重要。如果菌群失衡,有害菌增加,益生菌減少,就會出現(xiàn)發(fā)育遲緩,免疫力低下等癥狀,甚至出現(xiàn)相應的疾病.
主要表現(xiàn)如下
1、 容易食欲不振、偏食、挑食、腹瀉、便秘、腹脹、消化不良,嚴重影響健康成長。
2、 營養(yǎng)不均衡,導致生長發(fā)育遲緩,成為小胖墩或者低體重兒。
3、 免疫力失調,容易生病,感冒、易過敏,容易疲勞、腸胃嬌氣、易受傳染、自身傷口易感染不容易愈合。
4、 記憶力下降,影響智力、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癥。
5、口干、口苦、嗓子干癢、舌尖發(fā)紅、舌苔增厚、面色憔悴等現(xiàn)象。
6、長痘、女生易痛經等。
哪些因素導致少年兒童缺乏益生菌?
1、分娩方式當嬰兒順產時,通過母親的產道直接接觸繼承到來自母體的微生物。這些益生菌會有助于促進成年免疫系統(tǒng)的健康和應答能力。相對而言,剖腹產的嬰兒,并未獲得最初來自母體的一定劑量的益生菌,因此更容易有胃腸道紊亂或不適等問題。
2、嬰兒時期的喂養(yǎng)方式母乳是世界上最好的嬰兒食品,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特別是含有大量益生菌。絕大部分的嬰兒配方奶粉中不含這些成分、有的即使添加了益生菌,也無法保障活性。因此,非母乳喂養(yǎng)或母乳缺乏都會導致微生態(tài)菌群失衡。
3、抗生素的濫用和亂用抗生素是用來消炎殺菌的,特別是一些廣譜性抗生素,不論是有害菌還是有益菌,都會殺滅,由此導致了菌群失衡?,F(xiàn)在很多人稍有不適,就愛用見效很快的藥物,其實都是在嚴重損害身體的微生態(tài)平衡。
4、不良生活習慣睡眠不足、缺乏運動、挑食、偏食、過多的食用垃圾食品都會造成菌群失衡。
5、學習壓力大壓力過大和精神緊張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從而引起微生態(tài)失衡。
因此,少年兒童補充益生菌刻不容緩。
青年篇(18-40歲)
哪些現(xiàn)象說明青年缺乏益生菌了?
1、身體方面
成天飽脹、胃口不好,面色蒼白、心悸胸悶、睡眠紊亂、頭痛頭暈、脘腹不適、便溏便秘、性功能減退、怕冷怕熱、易于感冒、眼部干澀……
2、心理方面情緒低落、心煩意亂、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恐懼膽怯、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精力不足、反應遲鈍……
哪些因素導致青年缺乏益生菌?
1、工作壓力大
現(xiàn)在社會,工作節(jié)奏越來越快,市場競爭和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2、生活壓力大面臨房貸、車貸、孩子上學及老人生病等問題。
3、生活習慣長期熬夜加班、過度勞累,長期不運動、玩游戲、打牌等
4、飲食不規(guī)律不吃早餐,午餐應付,晚餐大吃。特別是一些應酬多、出差多的人。
諸多習慣導致年輕人出現(xiàn)微生態(tài)菌群失衡,使得老年性慢性疾病越來越年輕化。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明確的指出,吃進的食物,吸收了的是營養(yǎng),吸收不了是毒素。現(xiàn)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造成體內大量毒素堆積,出現(xiàn)亞健康甚至是疾病狀況。由于年紀輕,耐受力強,代謝快恢復快,容易忽視和大意!無形之中已經埋下了危及健康的“定時炸彈”。而營養(yǎng)的吸收和毒素的代謝都需要益生菌的參與,所以青年人補充益生菌也迫在眉睫。
中年篇(40-65歲)
中年人是一個家庭中的重要支柱,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久坐、應酬、生活方式不規(guī)律等種種問題導致嚴重的微生態(tài)失衡。
“現(xiàn)代文明病”“慢病”其實都是微生態(tài)失衡所導致。比如糖代謝紊亂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謝紊亂引起高血脂,尿酸代謝紊亂引起痛風等。然而人體99%的營養(yǎng)吸收需要益生菌,80%的毒素排出需要益生菌!想要老了身體好,衰老慢,在中年的時候就必須打下堅實的基礎!
哪些現(xiàn)象說明中年人缺乏益生菌?
1、小便增多,晚上口渴,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瀝不凈。
2、上樓梯或爬坡時就氣喘、心慌,經常感到胸悶、胸痛。
3、常為一點小事發(fā)火,焦躁不安,時常有頭暈的癥狀。
4、咳嗽痰多,時而痰中帶有血絲。
5、食欲不振,吃一點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感到上腹部悶脹不適,且大便無規(guī)律。
6、酒量明顯變小,稍喝幾口便犯困、不舒服,第二天仍然頭暈。
7、胃部不適,常有隱痛、反酸、噯氣等癥狀。
8、健忘,有時重復做同一件事。
9、早起時關節(jié)發(fā)硬,并伴有刺痛,活動或按壓關節(jié)時有疼痛感。
10、臉部、眼瞼和下肢常浮腫,血壓高,大多伴有頭痛,腰酸背痛。
哪些因素導致中年人缺乏益生菌?
1、睡眠不足長期熬夜、看電視、玩手機、嚴重缺乏充足的睡眠時間。
2、缺少運動幾乎不參與任何運動方式,出門就坐車、回家躺在沙發(fā)上。久坐久臥已成為常態(tài)。
3、吸煙大量的臨床案例表明,吸煙會導致腦溢血、腦動脈痙攣、心動過速、心肌梗死,更嚴重的是香煙中的焦油含有至少43種致癌物質,這些物質可使正常細胞癌變,增加20多種癌癥發(fā)生的機會。
4、酗酒無酒不成宴,尤其是在應酬場合,仿佛喝酒的多少代表著你的誠意,有時甚至意味著你能簽多少單。由此造成的“職業(yè)性”長期大量飲酒引起各種疾病。
5、不健康的飲食不吃早餐、食鹽過多、進食優(yōu)質蛋白質少都有可能會破壞健康。由于飲食習慣和結構發(fā)生了變化,加上缺乏運動,使人攝入的熱量不能及時消耗,形成高脂肪、血黏度上升,心血管、腦血管的疾病也就開始出現(xiàn)。
6、濫用藥物濫用藥物是指不當且毫無理由的服用化學物品,它造成的結果便是“慢性自殺”與意外中毒。一種不好的趨勢,便是越來越多的人依賴藥丸來解決他們的各種問題。
7、攝入有害物質比如人們吸入過多致癌微粒,便會在敏感的肺部組織細胞引起癌變。除此以外,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和激素的亂用,汽車尾氣,工業(yè)污染等都會使得人體的細胞癌變。
這些因素導致越來越多的中年人微生態(tài)菌群失衡,慢性病高發(fā),迫切的需要益生菌來改變現(xiàn)狀。
老年篇(65歲以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益生菌數量逐年下降,生理機能加速退化,導致老年人吸收差,排泄差,免疫差,毒素滯留在體內加重內臟器官的衰退,各種各樣的慢性病接踵而來。益生菌對老年人健康的促進
1.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腦血管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血液中的脂類物質堆積所引起的動脈硬化,脂類物質要代謝排除體外,必須依托益生菌的參與。另外有研究表明血清膽固醇每降低1%,人體患上冠心病的幾率就會降低2%.
2.呼吸系統(tǒng)益生菌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包括減輕氣道高反應性和對抗性系統(tǒng)病原菌。
其中樹突狀細胞和調節(jié)T細胞是介導益生菌積極免疫反應的效應細胞,并且在減輕呼吸道反應炎癥方面作用顯著。
3.消化系統(tǒng)益生菌不僅可以趕走和殺死腸道內的有害菌,還可以改變腸道的PH值。
促使身體產生(IGA)抗體。從而矯正身體對有害菌產生的過度免疫反應并消除炎癥,還你一個健康腸道。
4.神經系統(tǒng)在一定程度上,益生菌能夠扭轉老年癡呆的退化程度,攝入大量益生菌,可將其中所含的酶吸收進循環(huán)系統(tǒng)。
可以令許多有害成分(如肽)在囤積和生成血小板之前就被消化掉,而長期的血小板囤積是老年癡呆癥的主要原因。
益生菌不僅能減緩老年癡呆癥的患病,還能減緩人體衰老的進程。
5.運動系統(tǒng)乳酸是人體運動后的代謝中間產物,在體內大量堆積不能及時代謝引起的肌肉疼痛。
益生菌能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另外80%的代謝產物都需要益生菌的參與和幫助。
體內益生菌的數量多少就決定了運動后的回復時間快慢!
人體的各種疾病都與營養(yǎng)不均,毒素不排,免疫失調有關,而益生菌的三大關鍵作用就是改善營養(yǎng)的吸收,毒素的排出,免疫的調節(jié)。捍衛(wèi)人體健康第一關,補充益生菌是關鍵!